自信而不自傲,求強而不逞強(人生指南)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修身養性,他的道德文章,他的處世哲學,他的為官之道,他的治家教子格言等等,可供現代人研究和借鑒的東西很多很多。

比如曾國藩認為,一個人應當有自信,但不能自傲。

自信是事業有成的基礎。遠大的理想源于自信,不懈的追求也源于自信,成就輝煌的事業更需要自信。自信是對自己能力、潛力和力量的正確估計,也是超越自我、追求人生價值的動力源泉。曾國藩在兩次赴京會試都落第的情況下,發出了「竟將雲夢吞如芥,未信君山鏟不平」的豪言壯語。這非凡的雄心壯志正是源于他的自信。也正是這種自信,才成就了他後來轟轟烈烈的事業。

但是,自信過了頭,就是自傲。自傲即是過高地估計自己,自視清高,自命不凡。春風得意、學業有成或者仕途順遂的人,往往容易犯自傲的錯誤。在曾國藩中進士、點翰林的那年,他的祖父星岡公就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的官是做不盡的,你的才是好的,滿招損,謙受益,爾若不傲,便全好了。 ”

自傲不僅是個人事業有成的絆腳石,也是處理人際關係的絆腳石。自傲的人往往瞧不起周圍的人,因此別人也不願意和他接近,對他敬而遠之。曾國藩在給他弟弟國華的信中曾經這樣說:「自古以來,失德致敗的原因有兩條,一是驕傲,二是多言。溫弟與我相似,話語多為尖刻,常傲氣淩人。應當抑制自己...... 否則,大家都會討厭你,鄙視你,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曾國藩的這段話可謂是情真意切,很值得那些由於自傲而導致人際關係障礙的人認真反思。

要想戒除自傲,首先眼界要寬,胸襟要廣;第二,要多一點自知之明,善於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後還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全才,但是各人有各人的長處。一個人的智慧與能力畢竟有限,集眾人的智慧才能辦成大事。有了這種認識,才會從善如流,謙遜待人。

一個人如果能以謙遜和真誠的態度對待人家,人家也會以謙遜和真誠的態度對待你。尤其當你地位高了、榮譽多了、貢獻大了的時候,如果還能保持謙遜平易的態度,那麼就更能博得別人的敬重和欽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魯蛋的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