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血糖.jpg

 

糖尿病控制不良 小心失智風險高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5618 11:00

台灣的糖尿病盛行率已接近10%,而且罹患糖尿病的人口仍在快速的增加當中。醫師指出,糖尿病控制不良,除了會造成慢性腎病變、眼底病變,以及神經病變等小血管病變的風險增加,甚至導致失智風險也大幅提高,民眾不可小覷。

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業豐指出,有愈來愈多的研究也發現,長期血糖過高、起伏較大、均增加糖尿病人失智症發生的風險。

 

糖尿病患一旦發生失智,影響所及包括:自我照顧變差、遵醫囑性下降、連帶造成血糖控制變差,或是因為忘記吃過藥,反覆吃藥造成低血糖的發生,最後不只是血糖控制出問題,連帶也造成家人照顧的龐大負擔。

血糖控制差 增加失智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血糖控制的目標,長久以來以糖化血色素(HbA1c)為指標,代表的是最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但無法顯示血糖起伏的程度。從糖尿病與失智的相關的研究,可以發現,單單以HbA1c為目標,不足以保護腦部免於認知功能加速退化的風險。

但是,為了避免低血糖而放寬糖化血色素的治療標準,也可能使病患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在血糖過高與過低皆對認知功能有不良影響情況之下,患者與醫護需要更高品質的血糖照護目標,除了要將糖化血色素降得夠低,又要避免低血糖的發生,這對醫生、病人、與協同照護的家屬,都是極大的挑戰。

杜業豐醫師強調,傳統的糖尿病自我監測,需要扎手指頭的血檢測血糖。但大部份血糖超標及血糖過低的數值都沒有被監測到,現在有連續血糖監測的技術,可以每5分鐘記錄1次病人的血糖連續達72小時以上,因此能更清楚了解病人一天當中血糖的波動。

再配合飲食與藥物的記錄,可以了解血糖過高或過低的原因,最終協助醫生及病人在飲食、藥物,以及身體活動的調整上,能有更客觀的依據,更精準的調整。

 

血糖常監測 降低失智風險

杜業豐醫師指出,門診曾收治180多歲的老先生,原先使用口服血糖藥控制血糖,雖然空腹血糖值都控制的不錯,但是糖化血色素一直偏高。

經由連續血糖監測的分析,發現血糖高低起伏甚大,原先使用的藥物無法即時降低餐後血糖,但卻讓餐與餐中間的血糖降得過低,因此血糖在1天當中,竟然在40~320mg/dl中波動。經由藥物調整後,血糖過高及過低的情況都消失了,血糖可以更穩定的控制在理想的區間。

藉由連續血糖監測的輔助,糖尿病友的血糖可以控制得更理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透過血糖的優化,降低糖尿病人失智的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魯蛋的窩 的頭像
    魯蛋的窩

    daillu2的部落格

    魯蛋的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