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血脂的五種平民食物

 

生活條件好了,患上高血脂症的人也多了。今天為大家介紹5種能降低血脂的食物,同時,這些平民食物價格相對低廉,大多數人都吃得起。

 

綠豆芽:將膽固醇排出去

 

綠豆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降膽固醇食物,而在它發芽過程中,維生素C可達到綠豆原含量的六七倍之多。大量維生素C可促進膽固醇排泄,防止其在動脈內壁沉積。

 

綠豆芽的膳食纖維,能説明清除體內垃圾,還可以與食物中的膽固醇相結合,並將其轉化為膽酸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膽固醇水準。

 

綠豆芽性味甘涼,富含水分,還可以解膩生津,是不可多得的減肥調脂小菜。

 

 

蘋果:吸收多餘膽固醇

 

蘋果是人們容易忽視的「降脂果」,它的降脂作用源于其中豐富的果膠,這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能與膽汁酸結合,像海綿一樣吸收多餘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並説明其排出體外。

 

果膠還能與其它降膽固醇的物質,如維生素C、果糖等結合在一起,從而增強降血脂功效。此外,蘋果分解的乙酸也有利於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

 

 

三文魚:降甘油三酯是好手

 

三文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準,並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強血管彈性。在淡水魚中,鯉魚是非常值得推薦的降脂食物。

 

鯉魚雖然脂肪含量較高,但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能説明排除血管「垃圾」,降低膽固醇。

 

 

去皮雞肉:可去掉大部分脂肪

 

相比豬、牛、羊等紅肉,含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禽肉(白肉)當然更適合血脂異常的人群。

 

不過吃禽肉時一定要記得去皮,其中雞肉是蛋白質的最佳來源,去皮可去掉絕大部分的脂肪,是禽肉中的首選。

 

但鴨和鵝即使去皮,仍含較多脂肪,要少吃。禽蛋類的蛋黃富含膽固醇,蛋白基本不含膽固醇。

 

 

花生:植物固醇打敗膽固醇

 

花生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固醇,這是一類在乾果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固醇化合物,可以與膽固醇產生競爭作用,從而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水準。

 

此外,花生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膽鹼、卵磷脂等營養成分,可使人體內的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排出體外。

~出自美食天下~

 

 

---------------------------------------------------------------------------------------------------------------------------------------------------------------------------------------------------------------------------------------------

 

附註:遠離高血脂症的三門功課
現代人外食機率愈來愈高,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最新委託研究報告指出,全台每天有1770萬人次的外食人口。隨著外食人口的增加,加上飲食精緻化因素,因而造成國人血油過高的症狀發生。

所謂的血油過高指的是「膽固醇過高」或俗稱的「血濁」,也就是「高血脂症」。而您知道全台哪裡人的血最「油」?

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近三年,以新竹中心血袋呈乳糜血的比例最高,且逐年攀升。所以,新竹人應該要好好檢驗一下您的血是不是太油膩囉!


何謂高血脂症

  根據衛生署建議 ,血中膽固醇或相關的脂蛋白,理想的數值應是:

膽固醇(TC) < 200mg/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 100mg/dl

三酸甘油脂(TG) < 150g/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 40mg/dl


當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等超過正常值即稱為高血脂症。

對於高血脂症最重要的診斷措施是在空腹12到14小時後,測量血漿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濃度。

  高血脂症的症狀,大多無明顯症狀或不舒服,但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症的患者皮膚或皮下組織或肌腱出現黃色瘤(Xanthoma)或黃斑瘤(Xanthelasma)。

嚴重高血三酸甘油脂症患者會併發急性胰臟炎。

根據許多大型研究證實,高血脂症是引起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甚至腎臟疾病等等的重要危險因子。


治療高血脂從生活控制開始

高血脂的治療方法有很多,但根據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NCEP)所公佈的最新膽固醇治療方針(ATP III Guidelines)指出,建議先由多方面改善生活方式,強調更應積極降低密度脂蛋白(LDL),以減少動脈硬化機率,改善方法包括: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增加運動等。


健康飲食遠離高血脂風險

血液中膽固醇大多由人體的肝臟產生,但有一部份是攝取自食物,像內臟、蛋黃、肉類、奶製品和海產類等。

故須考慮健康的飲食,例如選擇脂肪量較少的肉類、避免使用絞肉類食品、選好油,避免動物性脂肪(豬油、牛油、肥肉)。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先吃菜再吃肉。

並盡量以五穀雜糧類為主食、少吃甜食、多喝低脂牛奶、避免過多的油脂攝取、多選用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外食選擇非油炸食物,應以水煮清淡較佳,並養成晚上九點過後不吃宵夜的習慣,營養均衡,少量多餐八分飽,戒菸、戒酒則是不二法門。


減重為第二要務

減輕體重則是第二任務,理想體重是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BMI正常範圍 18.5—24

過重 24<BMI<27

輕度肥胖 27< BMI<30

中度肥胖 30< BMI<35

重度肥胖 BMI>35


增加適度規律運動

第三任務則是增加運動,適度規律運動不但可以降低血中三酸甘油脂濃度,也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並增加肌肉、血管彈性及血液循環並防止關節僵硬,保持骨骼健壯。運動要持之以恆,應有固定運動時間,一週至少要三次才能達到效果。


臨床藥物治療

高血脂症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之後,如果血脂控制仍然不理想,則考慮藥物治療,即服用俗稱之降血脂藥物來做治療。

目前臨床上常用之治療藥物包括:

(一)、膽固醇合成抑制劑(statins):

       Statins抑制膽固醇合成的初步速率限制步驟的酵素HMG-CoA reductase,可以降低肝細胞內膽固醇的合成;並藉由增加肝細胞LDL受器數量,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漿濃度,同時也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與血管壁或血液細胞發生反應的量,是目前被認為效果最好的藥物。

       副作用:肌炎是罕見的副作用(與gemfibrozil、cyclosporine、niacin或erythromycin併用時會增加危險性。)肝功能指數上升、肌肉痠痛等。

  (二)、纖維酸衍生物(fibric acid derivatives):

       Clofibrate及gemfibrozil增加膽固醇分泌至膽汁的量,因而增加由糞便的流失量;也升高周邊脂蛋白分解酵素的活性,加速周邊組織脂肪的移行並促進肝臟回流量,其降低血液三酸甘油脂的程度大於膽固醇。

       副作用:膽石症、不整脈。

    (三)、Ezetimibe﹕Ezetrol為新降LDL口服錠劑,其作用機轉為抑制膽固醇以及相關植物固醇在腸胃道的吸收,進而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之作用(約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18至20%)。

 根據高血脂症健保給付規範中建議,高血脂症患者先經三至六個月「飲食療法」,如血脂控制仍然不理想才考慮併以「藥物治療」。


遵從醫囑定期回診

不論以何種方法治療,臨床上均同時參考血中總膽固醇值、高密度膽固醇值、以上二者之比值及是否為「心臟血管性疾病(指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週邊動脈粥狀硬化症等)」者,又是否具有二個以上之「冠心症危險因子」者。

有時尚須使用二種甚至多種藥物混合療法方能達到較佳療效,臨床實驗已證明降低血脂即可減緩粥狀動脈硬化的發展及降低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但須注意有些患者會增加其出現「肌炎」的機率。

病人應遵從醫師指示服藥並定期檢查血脂、評估肝功能及肌肉發炎指標以瞭解藥物副作用程度及高血脂症的控制情況。(新竹分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俞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魯蛋的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